概况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6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
世纪更迭,创新潮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二十年来,理化所秉持中国科学院赋予的以高技术创新与转移成果转化研究为主的战略定位,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不断凝练科技目标,凝聚、造就和优化创新队伍,在各整合单元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推动数十项重大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长:汪鹏飞 党委书记:张丽萍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新建 副所长:罗二仓 副所长:王雪松 副所长:王树涛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科研装备
人才队伍
院地合作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群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 年6 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
组成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是由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室、催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而成,主要从事感光材料的研制工作,学科方向是感光化学、光化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中国科学院光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胶体与界面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感光材料检测中心均设在感光所,是中国感光学会、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中国太阳能学会光化学委员会、中国化学会LB膜专业组的依托单位。负责编写出版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历任领导:
高 坤(1975年-1977年)
邓启明(1977年-1982年)
所 长:曹怡(1983年-1992年12月
所 长:佟振合(1992年12月-1999年6月)
组成单位之二:低温技术实验中心
低温技术实验中心成立于1982年5月,其前身是中科院物理所低温物理研究室与中科院气体厂。中心的学科方向主要是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致力于低温物理与技术的基础与实验研究、新型低温设备研制和开展低温实验的技术服务。
中心主任:洪朝生(1982年9月-1989年2月) (中心名誉主任1989年2月-1999年6月)
中心主任:周 远(1989年2月-1999年6月)
组成单位之三: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成立于1999年3月,是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的相关研究力量为基础组建的。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责任制,首任中心主任是陈创天。
组成单位之四: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依托于中科院化学所,于1989年开始试点,1993年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室和所办公司“北京普利高聚物材料开发中心”。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从2000年开始在行政上归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