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6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
世纪更迭,创新潮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二十年来,理化所秉持中国科学院赋予的以高技术创新与转移成果转化研究为主的战略定位,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不断凝练科技目标,凝聚、造就和优化创新队伍,在各整合单元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推动数十项重大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长:汪鹏飞 党委书记:张丽萍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新建 副所长:罗二仓 副所长:王雪松 副所长:王树涛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科研装备
人才队伍
院地合作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群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为弘扬、传承和践行老科学家精神,5月28日热力过程党支部特邀请理化所老科学家杨克剑研究员分享低温技术发展历史与科研历程,支部20余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杨克剑老师首先回顾了低温中心在洪朝生先生带领下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在“毛主席纪念堂制冷系统研究”及低温风洞等项目研制过程中的科研经历。老一辈科学家在拓荒国内低温物理领域时期的执着精神,一切为了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担当精神,承??蒲腥挝竦难辖飨钢?、团结协作精神,使党员们深受感动,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开展科研活动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老科学家面对困难的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努力学习践行前辈们的科学家精神。
随后,张武老师回忆了在杨克剑老师带领下的成长经历。史红兵博士分享了课题组近年来在“碳基气体回收处理”方面开展的产业化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化工领域的环保发展、对于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远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杨克剑老师、王俊杰研究员、杨鲁伟研究员、邹慧明书记等分别阐述了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技术路线的观点和建议,与会党员针对“碳基气体回收处理及再利用”的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研究中心的深度科研融合以及年轻人的科研路线选择提供了参考思路。
与老一辈科学家座谈会
杨克剑老师分享工作心得
张武老师介绍工作
史红兵博士介绍工作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