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6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
世纪更迭,创新潮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二十年来,理化所秉持中国科学院赋予的以高技术创新与转移成果转化研究为主的战略定位,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不断凝练科技目标,凝聚、造就和优化创新队伍,在各整合单元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推动数十项重大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长:汪鹏飞 党委书记:张丽萍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新建 副所长:罗二仓 副所长:王雪松 副所长:王树涛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科研装备
人才队伍
院地合作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群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近日,Angewandte Chemie 期刊宣布,首次引入顾问编辑,他们将一起组成十人科学顾问委员会。其中两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在列,为中科院理化所吴骊珠(Li-Zhu Wu) 院士和清华大学张强(Qiang Zhang)教授。
据期刊消息,顾问编辑作为活跃的科学家,将把他们在科学前沿的亲身经验观点带入期刊决策过程中。他们将与内部编辑团队密切互动,合作过程将会发挥两种编辑角色的优势。另外,顾问编辑将参与复杂的决定和上诉,以及对道德案例提供直接的科学见解。
吴骊珠院士作为Angewandte Chemie首届顾问编辑的简介
吴骊珠,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赴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光化学研究,涉及太阳能光化学转换、光化学合成与技术、超分子体系中重要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第二完成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3)、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2016)。2017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闻中心